我国每年都会有大批访问学者通过公派或自费的形式出国交流访问,访问学者是指一所学术单位的学者前往另一所学术单位进行学术和专业领域知识的沟通和交流。这里的学术单位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医院、学术科研机构,还包括企事业单位,博士在读生等。但是庞大的访学人群中,医生访问学者大概占了三分之一,那么医学访问学者主要出去做什么,又是怎样进行交流访问的呢?下面就为大家来一一分析。
医学访问学者是指具有一定医学背景,有科研或者医学临床经历的人前往国外医院或大学进行医学领域的短期进修和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医生获取新知识、拓展新视野,还能在医学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访问学者不需要高昂的费用,如果可以申请到公派资助,那自己无需支付额外费用,是性价比最高的进修方式。
医学访问学者的类别
1.基础科研
基础科研类访学申请,需要申请人具有一定的实验室经历,并且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发表过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章以及做过课题项目,如果发表过SCI会非常占优势。这类申请相对比较容易,申请人去到美国一流的科研平台从事基础研究,借助国外先进的平台和资源提高自身,同时也承担了对方一些科研工作。
不过随着近年来访学申请人数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外实验室经常同时收到多份申请,教授对进修人员的要求增加,进修难度增加。而且大部分访问学者申请过程中需要面试,更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语言面试通过后,对方才能发过来offer,无形中对外语也提高了要求。如果有这方面想法的医生,还是要自己平时多练练口语,以备不时之需。
2.临床观摩
相对于基础研究类访学,临床观摩类访学的申请更加关注的是申请人的临床经历。申请人可以短期观摩对方医生的临床工作,但不被允许任何诊疗行为,这对于访问学者是一个学习进修、开拓视野的良机。根据观摩医院的不同,临床观摩项目可能会涉及到费用,目前仍有不少免费的观摩机会。而且纯临床观摩时间较短,一般三个月左右。
3. 临床和科研相结合
除了传统科研项目和临床学习,现在更多的青年医生选择科研和临床相结合的方式来访学。但这类访学需要对方导师事先同意,国外的很多教授都是同时有科研项目并且在临床任职,导师做科研项目的时候,访学人员可以跟着导师一起做科研课题,导师在临床工作时,同样可以跟着学习观摩。临床和科研相结合的话,一般出去的时间为一年,也满足了很多想带孩子出国的医生,很多人也是想趁自己访学期间,让孩子体验国外的教育,那么这也是个最好的机会。
哈佛麻省总医院访学札记
麻省总医(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建立于1811年,是坐落于波士顿的一家综合型医院。它是哈佛大学医学院建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教学医院,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的美国顶级医院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青年医生Ms.Li就有幸来到哈佛麻省总医院开启了她的访学生活。
“我在麻省总医院胸外科主要是参加他们每天早上的查房,病例讨论和业务学习,以及手术室的观摩。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每天早上查房是从早上6点钟开始,7点钟结束,所以我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我内心感慨美国医生外表光鲜,其实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查房一般由专科的Fellow(相当于国内的中级职称医生)主持,住院医生或实习生汇报病情变化。”Ms.Li谈到,让她收获最大的是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十几个人围坐一起,有人还在吃着早餐,喝着咖啡,但是现场讨论十分激烈,大家畅所欲言,讨论者时不时会被提问者打断。这也是一种美国文化的表现,他们觉得有问题就要现场提出来,不会等到讲完再提出。
“上午九点开始,医生们会陆续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做得非常到位。家属是可以陪同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的,待麻醉起效后再离开,以减少患者恐惧感。”Ms.Li说道,手术过程中他们也十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绝对不允许拍照和录像。术后患者如果要入住ICU,在ICU住院过程中可以全程有家属陪伴。由此可见,国外的医院确实在人性化这点做的非常不错,有我们国内医院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总而言之,医生申请访问学者的收获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不仅可以获得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动态、新进展,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接受单位和相关单位建立宝贵的联系,还可以在语言能力方面也得到提高。
这些收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对我们国家医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未来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医生加入到访学的队伍,对我国将来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