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的海洋中,有这样一群勇敢的探索者,他们跨越国界,穿梭于不同的文化和学术机构之间,他们就是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是一群追求学术 卓越的研究者,他们可能是教授、讲师、研究人员,或是对特定学科领域有着深厚兴趣的专业人士。他们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前往世界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学术交流与研究。
什么是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不属于学历、学位教育。是指交流访问学者,包括为促进教育、艺术、科学领域内知识和技术交流而在国内、国际高校、科研机构内进行学术、科研交流的人员。个人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供一定语言、资金证明后,许多职场人都可以申请访问学者。
什么人可以申请访问学者?
有学术背景的人(有博士学历有课题有文章)才可以申请访学?
国内普遍认为,访学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重要形式,也是进行校际学术交流的一种途径,所以访学只能是大学教授或者学术界的大咖才能申请。
但实际上,国外高等院校对访问学者的接纳度是很自由的,无论是学术界人士,还是职场精英,都可以去国外院校做访问学者。
比如说,万科老总王石,就是作为职场人士去哈佛大学访学,央视一姐董卿去南加州大学访学,还有京东CEO刘强东的哥大访学。
有人有可能会讲,王石是大牛,普通人士估计很难吧!但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客户,就是一般意义的普通人,比如高校教师、医生、科研人员、律师、企事业单位人员等,都可以申请进入国外名校做访问学者。
关于访学申请周期
访学申请只要2-3个月的时间就能办好?
很多人在没有亲身经历整个访问学者申请的过程,觉得访问学者申请是一件只要发发邮件就可以轻松搞定的事情,其实不然。
单从访学申请的流程来看,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包括国外院校查找(选校择专业)、申请材料的制作(简历套磁信的优化)、教授的套磁(Why University /Why Professor/ RP/Skype Interview)、院系审核的漫长等待、使馆签证(各国使馆工作流程和效率各不相同)等这一系列繁琐过程。
所以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大部分人都会将访学申请直接简化为拿offer办签证,理所当然的认为两件事情的周期也就2-3个月。但只有DIY过,才能深刻体会访学申请的繁琐和复杂,如果自己来做,不但耗时耗力,还见效慢,没有保障。
因此,总有不少DIY申请访问学者遇挫的人又找到我们申请出国访学,最后他们都在最理想的预期内拿到了访学offer。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会让您的访学申请事半功倍。
以往案例:
成功案例|恭喜!Y医生获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邀请函
X医生成功斩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邀请函
Z医生喜提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邀请函
访问学者申请最多的国家
从目前情况看,访学申请的主流目的地国家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申请群体的广泛性也得益于访问学者与留学申请不同。学位申请的申请人必须达到学校申请的要求,比如大学期间平均成绩,语言成绩,注重在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实际应用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而访问学者则恰恰相反。国外大学接受访问学者时的要求是语言能力满足基本的学术交流即可,没有一个硬性考核标准,他们更看重申请人的学术背景,以及对专业见解的相互交流。
就目前的申请情况来看,美国是国内群体最愿意去的国家,主要是跟国家的经济、科技水平有关。而且美国综合类的院校众多,很多教授也非常愿意跟国内的有专业背景的申请人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他们了解中国相关专业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申请贴士
要有针对性地找教授,方向一致、匹配度越高邀请信的机会越大。
要对所申请的教授方向,成果,文章熟悉。针对每个教授写申请信,并且在申请信中说明自己的优势,能力等。但申请信不宜太长。
能进行基本的日常的语言交流,并且对于专业领域的词汇熟悉,掌握。虽然不要求语言成绩,但有一些学校需要面试,建议提前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交英文的申请信、简历、研究计划、推荐信等材料。
申请要求
1、自身条件:
访问学者主要是参看申请人当前的工作背景,专业背景以及科研背景等。在职群体申请访学需要具备本科学历和学位。此外,最重要的就是看工作经历和研究背景。
2、语言要求:
绝大部分学校在申请时不需要提交语言成绩,需要提交申请信,简历,推荐信,研究计划等。有些专业还会有国外教授的面试,能跟导师正常交流即可。
3、资助来源:
成为访问学者是许多学术人的梦想,但资助来源往往是决定能否成行的关键。主要有两种方式:自费和公派,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自费访学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访学项目和目的地。不受特定项目或资金的限制,可以随时调整计划。
公派访学
通常由政府或机构选拔,是一种学术成就的认可。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减少经济压力。有助于与资助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重要的是明确你的学术目标和职业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