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访学项目的同学,一般有三种住宿方式可供选择,即校内宿舍、校外公寓以及寄宿家庭。三种住宿形式不同,但各有千秋,住校内宿舍和校外公寓的优势显而易见,你可以更方便的享受校内的公共设施和教学资源。但就体验海外文化以及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上来讲,寄宿家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并且也是广大访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一种住宿形式。
但大多数访学萌新们可能还对寄宿家庭不是很了解,有些则因为语言和沟通问题,在访学期间没有很好的适应寄宿家庭生活,失去了难得而又珍贵的可以和外国家庭交流沟通的机会。所以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海外的寄宿家庭以及几种能够适应和融入寄宿家庭的小Tips。
寄宿家庭 顾名思义就是给海外学生提供住宿和膳食的家庭。但是是有偿的哦~访学生需要给寄宿家庭支付一定的费用,寄宿家庭则按照约定在访学期间为你提供饮食起居等一系列服务。
以下两种海外家庭会申请成为寄宿家庭:
1.愿意结交异国朋友,了解异国文化:例如有些海外家庭中的某些成员是记者或者老师,他们愿意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或者家庭中有成员有意向学习别国语言,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结交异国朋友。
2. 子女成年后搬离家庭,有充足房间的悠闲老人们: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闲的房间,这样的老人很愿意成为host mother或者father,与年轻的学生们沟通交流。同时学生支付的费用也会作为其家庭生活中的一项经济来源。
海外访学寄宿家庭审核标准:
大部分访学项目中的寄宿家庭都是由海外学校统一管理的。这类寄宿家庭一般需要通过海外警察局,教育局以及学校三方的严格背景调查。
首先,寄宿家庭成员必须无任何犯罪记录且未收到过寄宿学生的强烈投诉;其次,成为寄宿家庭后需每3-6个月接受来自这3方的检查、监督与反馈。
除此之外,当然还需要满足一系列硬性指标,拿用餐和住宿条件来讲,寄宿家庭需确保其有时间为学生们提供饮食,且家里空间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所需。
如何才能更好的融入寄宿家庭呢?
1. 遵守寄宿规则,理解万岁
一般在你入住寄宿家庭时,寄宿家庭都会和讲清楚他们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比如什么时间用餐,什么时间洗澡,是否有宵禁等等。
海外寄宿家庭用餐也都比较随意、简单,特别适合喜欢轻食简餐的同学,比如西式三明治、酸奶、燕麦、水果等等;但是也有些小伙伴可能会因为不适应海外寄宿家庭的这种用餐习惯,会觉得有些吃不饱,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和住家的爸爸妈妈提出来,他们一定会非常慷慨的给你加餐哒!
说到洗澡小编要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有些海外寄宿家庭会对洗澡时间比较在意,拿澳洲来说,澳洲寄宿家庭规定每个学生一天淋浴一次,时间最好在10分钟左右,这一点对大多数访学小伙伴来说适应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但这是由于澳洲是一个比较缺水的国家,且居民的环保意识都比较强,所以才会如此规定洗澡时间啦~
一般寄宿家庭不会宵禁,但是如果你学习繁忙,或者行程计划需要早出晚归,要提前通知寄宿家庭,日常生活尽量与寄宿家庭保持比较一致的生活节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学会主动沟通,适当帮忙
寄宿家庭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够让你更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并且拥有纯正的语言环境方便学习英文。所以,学会主动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去到国外之前在国内给寄宿家庭买一些小礼物,不用太昂贵,只要你用心挑选人家就能感受到你的心意。
每天上课后回到家里,可以和寄宿家庭成员多交流,分享一下今天上课的感受,顺便认识新朋友,学习新单词,而不是关在自己的房间抱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
主动参与也是融入寄宿家庭的最佳途径,像一个家庭成员一样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比如饭前摆放餐具,饭后收拾餐桌,洗碗,帮助清洁房屋等等。把我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传播出去吧!
当你融入他们的时候,寄宿家庭真的会把你当成一家人对待,并且会带你参加他们的家庭活动,比如周末聚餐、野外BBQ以及去当地的旅游景点游玩参观等等。
3.学会独立自主,入乡随俗
在海外,学会独立自主的方法有很多,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去尝试。比如饮食不习惯,你可以在和住家沟通好以后,自己动手下厨做饭,这样既能做出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也能给寄宿家庭成员尝尝你的手艺;你也可以自己去外面点餐,练习英语口语的同时,还能顺便打卡当地的美食,一举两得!
总之作为一个访学生,努力学习,增长见识,深入体验异国文化才是你不远万里、排除万难去到异国他乡的目的,而融入寄宿家庭正是一种能够让你最直接的了解异国文化,提升英语能力,学习跨文化沟通的机会。
当然,小编也知道,学会在大洋彼岸的陌生环境中独立自主的处理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带着尊重与理解,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1访学网精彩文章点击查看↓ ↓ ↓ ↓
51访学网访学案例点击查看 ↓ ↓ ↓ ↓
霍普金斯医院| 范德堡大学大学 | 克利夫兰 | 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 | 佛罗里达大学 | 密苏里大学 | 耶鲁大学 |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 普渡大学 | 芝加哥大学 |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 | 剑桥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